编者按:4月14日,长沙市顺利“摘星”,意味着整个城市处于低风险地区,长沙市民出行将恢复正常。在援长医疗队员中,有不少“95后”“97后”女性医务工作者,在她们稚嫩的外表下,隐藏着无比坚毅和强大的内心。附属康复医院护士王琳便是其中之一,我们一起通过她的“一线日记”,来看看青年队员们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4月1日,接到征集支援长沙抗疫医疗队员的通知。我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作为一名青年临床护理工作者,又是入党积极分子,我理应冲在第一线,为战疫贡献微薄力量。
我们到达长沙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3日下午,长沙发布公告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不久后,我们接到天心区卫健局通知,由于专业医务人员紧缺,我们需要分成3个小组,前往不同的隔离酒店支援医疗服务。
晚上9点,我和经验丰富的徐初亮队长抵达了熙林酒店,指挥部交给我们俩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防疫物资的筹备、隔离场所通道的设置、酒店工勤和安保人员的培训等等。第一次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以及陌生的隔离环境,我有些紧张焦虑,但徐主任的鼓励让我很快调节好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
“医疗组,3号转运车已到达!”随着对讲机传来喊话,隔离人员的接收工作开始了。虽然之前参与过多次演练,但此刻还是感受到了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雾气模糊了面屏,耳朵、鼻梁和两颊皮肤也被N95口罩勒得生疼,但我告诉自己,隔离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经过不间断的战斗,直至凌晨五点,接收工作顺利完成,共接收148名隔离人员!
为了使工作更流畅,我们每天都会总结前一天的工作,优化工作流程,还向酒店工作人员借用了小推车,将所需防疫物资分类放置,方便取用,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
我们为一位叔叔做核酸检测时,他正在和小儿子视频通话,儿子奶声奶气地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大叔说:“爸爸隔离在酒店,要过两天才能回家,‘大白’要给爸爸做核酸了。”儿子大声说道:“爸爸,我要把我的力量都给你们!”这短短几句温情的话,让我们感受到甘之如饴,我们多辛苦一点,就能早日让被隔离家庭平安团聚。
4月7日,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批解除隔离人员。他们离开时脸上的笑容和一声声“谢谢”,更坚定了我们的必胜信心。
4月13日,最后一名隔离人员安全解除隔离,这也意味着我们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大家脱下防护服,露出被汗水浸湿的衣裳和口罩勒出的痕迹,大概就是最美的样子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次战疫,我深感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但这段援长经历却是我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广大青年要“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身为90后,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只有勤练内功,在自己所学领域中求实创新,才能在危难时大显身手。回到医院后,我更要用专业知识用心用情用力干好合作,照顾好每一位患者,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平凡岗位上拼搏奋战!
编辑:李冰婧 审核:邓建安
上一篇:> > 我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新增放射...
下一篇:> > betway最新下载大学生“红艺”作品研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