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摩崖石刻首次参展国际平台
——大阪世博会“潇湘会客厅·潇湘印象”文化专场
2025年8月6日下午,日本大阪世博会湖南周举办“潇湘会客厅·潇湘印象”湖湘传统文化专场,湖南摩崖石刻首次参展国际平台,亮相中国馆多功能厅。中外游客和中国留学生近百人现场聆听,湖南官媒全程录播。
本次湖湘传统文化专场中现场展示有唐元结撰文、瞿令问书《阳华岩铭》、南宋卫樵《淡岩诗刻》2幅摩崖石刻拓片,现场另有8个展板展出15幅拓片照片,现场PPT投影展出18幅拓片,共计展出湖南摩崖石刻拓片35幅,相当于一次中小型摩崖石刻拓片展。
PPT投影展出目录
展板展出目录
湖湘传统文化专场由湖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代松先生亲临主持,演讲嘉宾有betway最新下载特聘教授及台州学院特聘教授张京华、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冉毅、日本立教大学名誉教授小峯和明、日本京都大学教授道坂昭广四人。文化专场还曾邀请岛根大学教授户崎哲彦、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堀川贵司二人,因故暂未莅临。
世博会湖南周主办单位认为,“张京华教授作为摩崖石刻文化研究的权威专家,在湖湘文化研究领域建树颇丰,与本次活动高度契合”,因此采纳其建议,举办此次湖湘传统文化专场。由张京华教授负责提出文化专场的方案设计、嘉宾邀请、PPT配图。张京华教授以不面面俱到、但确实代表湖南历史文化的基本特质为出发点,精心组织规划了“摩崖石刻”+“潇湘八景”的两大主题。
“摩崖石刻”是直接刻写在不可移动的山体上的古人文字。湖南的摩崖石刻往往沿着水路交通,分布在丹霞地貌的岩石和卡斯特地貌的溶洞上,历经唐宋元明清以来,成点成片,内容多为吟咏先贤,描摹胜景,体裁多为诗文游记,构成了独特的“石头上的文学史”。
“潇湘八景”通过对湖南境内八处风景的图绘,表达了一年四季,阴晴雨旸,沿江上下,山村渔浦的风景组合,映衬出古人士大夫以及农夫、渔父、寺僧、酒徒等等社会全景式的生活状态。潇湘八景起源于宋代的湖南,很快衍生为各种各样的“八景”,成为东亚共同的审美标准。
张京华教授以《贯通湖南的“金石之路”》为题,提出“金石之路”的新概念。他认为,元、明、清时期,越南朝贡使者往来燕京,其中53人留下79部诗文、日记、图册,这条使程长达2000多公里,往返时间2年,其中在湖南的呈现最为精彩活跃。越南使者不仅详细绘制了往返路程,而且也记载了湘江沿岸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他们创作了大量诗歌,并与湖南士大夫在舟中笔谈交流,纪咏名胜、纪咏山水、纪咏观感,在湖南境内所作诗歌共计700首之多。越南使者在文化上认同潇湘八景,认同摩崖石刻,模仿创作《潇湘八景诗》《潇湘八景词》,至今浯溪碑林还保留着越南使节阮辉莹、郑怀德、阮登第、王有光、裴文禩五人的5幅摩崖石刻,成为贯通湖南的“金石之路”的真实见证。我们称这条由摩崖石刻造就的通道为“金石之路”,日文名为“石の路”,英文名为The Carving Road。
湖南的摩崖石刻成点、成线、成片,广泛分布在永州、郴州、衡山、岳麓山等地,文物总量超过3000幅,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摩崖石刻景群如浯溪碑林、南岳摩崖石刻、岳麓山摩崖石刻、朝阳岩、阳华岩、玉琯岩、月岩、淡岩、月陂亭、侍郎坦、苏仙岭等,大体沿水路交通分布。来往于湖南的名流学者元结、韩愈、柳宗元、周敦颐、黄庭坚、汪藻、蒋之奇、邹浩、胡寅、杨万里、宋迪、杜绾、徐霞客,来往于湖南的书法家蔡邕、欧阳询、李邕、瞿令问、怀素、米芾、何绍基,等等,都在石刻中留下痕迹,构成“摩崖文学”“摩崖书法”的奇观。
湖南摩崖石刻的分布,在时间上,与仰天湖楚简、里耶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走马楼汉简、走马楼吴简、苏仙桥晋简相前后承接,都属于文物文字;在空间上,与湘桂水路重合与对应;与越南使程重合与对应;与潇湘八景重合与对应。这条“金石之路”构成了贯通湖南的珍贵的国际通道。这条通道以摩崖石刻为代表,但不限于摩崖石刻,也包括文物文字、越南使程、潇湘八景等等内涵。
道坂昭广教授以《元结与湖南——以〈大唐中兴颂〉为中心》为题,论述了元结生平、《大唐中兴颂》主旨以及相关争论,从元结《箧中集》的日本刻本和日本写本讲述了元结在日本的影响,特别是论述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大唐中兴颂》拓本,对其文本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湖湘传统文化专场结束后,四位嘉宾接受了媒体采访。张京华教授说,文化专场的主题设计与中国馆的“中华书简”主题对应。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是一座以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为外观的竹黄色建筑,带有强烈的中国元素,题为“中华书简”。古语说,“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东方类型的象形文字是东亚文明的核心要素。湖南拥有仰天湖楚简、里耶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走马楼汉简、走马楼吴简、苏仙桥晋简,以及衡山摩崖石刻、永州摩崖石刻、道州摩崖石刻、郴州摩崖石刻,出土简牍总数20万枚,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摩崖石刻总量居全国第一位。这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上天对于湖南的眷顾。我们把它统称为“文物文字”。可是简帛的器形较小,展览不易,而摩崖刚好是依于山体,形质巨大,所以尤其适合大众化的展陈,具备现代交流观摩的天然条件。
湖南现在被视为内陆省份,环境资源似乎不如沿海。可是湖南有两条国际通道,就是金石之路和潇湘八景之路,这两条通道是重合、对应的。摩崖石刻之路既和潇湘八景之路对应,又和文物文字的分布对应,又和越南使程对应,又和湘桂水路对应,甚至虞舜南巡之路、理学大儒周敦颐的石刻手迹分布,也都和金石之路对应,所以金石之路的内涵极为丰富。不过金石之路是实际存在的国际通道,而潇湘八景之路则是以文学艺术为载体、以凌空穿越的形式向着韩国、日本、越南、琉球传播,直至欧美大陆。
据悉,以“摩崖石刻+潇湘八景”作为体现湖湘优秀文化传承的代表性成果,特别是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和世界贡献的重要元素,将摩崖石刻和潇湘八景作为展陈主题和论坛主题带到国际平台,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